从“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已在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行进了近40年。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一群优秀的企业家……如今的中关村早已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

中关村的创新生态就像一处“涌泉”

  走进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车库咖啡,热情便迎面而来。交谈声、敲击键盘的嗒嗒声不绝于耳,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们携一台电脑,点一杯咖啡,找一张桌子,一干就是一整天。从平衡机器人到节水装置,从“会划重点”的人工智能到一站式小企业服务平台,各式各样的创新项目和理念在这里汇聚、迸发,破茧成蝶。在创业大街,这样的创客空间还有很多。2014年开街至今年6月,创业大街联合入驻机构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2921家,总融资额277.8亿元。

  “中关村有最好的土壤,在这里我有一张桌子就可以创业,别的地方给我一幢楼可能都做不出来。”一位创业者这样感慨。

  创新创业,是中关村灵魂,也是所有中关村人的光荣与梦想。这份特质,以及它所创造的辉煌,源自于高起点的战略规划和改革突破,源自于日益完善的服务保障,源自于一代代中关村人接续不断的激情、勇气和奋进。

  与时代同行——“中关村走过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强劲支持,打上了国家战略的‘符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党中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伟大论断,也点燃中关村创新创业的星星之火。1980年10月23日,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文栋等同仁,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随后,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民营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

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

  一路走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关村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从未间断——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示范区面积增加到488平方公里。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试验区大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化为生动的实践。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把集体学习的“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2014年2月,“科技创新中心”被确定为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载体作用。

  ……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参观并对中关村给予殷切期望: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关村走过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强劲支持,打上了国家战略的‘符号’。”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说。

  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到改革发展的“先行者”,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载体”到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主力军”,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关村在创新变革中奋勇向前。

  让改革发力——“如果说农村领域改革是小岗村首开先河,那么科技领域就是在中关村。”

  1988年8月,捧着“金饭碗”的王文京“溜出办公室”悄悄去北展剧场听了一个会,会议的内容让王文京“再也坐不住了”,之后,他说服父母,辞去安稳的机关工作,在中关村创办用友,并拿到了第一个私营高新技术企业牌照。

  那天召开的,是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大会,大会现场公布了试验区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直接结合、减税、鼓励科研单位与学校的科技人员在试验区内的企业中兼职等18条政策。

  1993年底,联想打破100%国有资产的属性,按中科院20%、计算所45%、联想职工35%的股权比例分红。2001年,联想再进一步,将分红权过渡为股权。财政部、科技部和北京市牵头对联想进行改造,允许联想员工用分红购买相应的股份。改革让一群“憋”了很多年的科技人员终于得到应有的回报,也为企业发展赢取了巨大红利。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如果说农村领域改革是小岗村首开先河,那么科技领域就是在中关村。”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说,40年来,中关村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紧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科教资源的源动力作用日益突出。

  率先开展新技术企业认定与政策扶持、企业股份制改革、校企合作等改革试点;率先开展未上市企业代办股份报价转让,成立第一个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推动校办企业和技术开发类院所转制,开展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试点,设立以资源共享为特征的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颁布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率先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试点,开展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

  针对外国人申办永久居留证审批环节多等问题,中关村会同有关部门推出外籍高层次人才“绿卡直通车”等全国首创的出入境政策。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落地海淀,截至2017年底,该大厅已办理涉及这一政策的申请近2500人,353人获得永久居留许可。

  率先实施“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教授级高工职称评审直通车”政策,建立了以业绩和能力为核心的评价导向,重在对人选的业绩、能力及成果转化、创新能力等考核,400余名中关村高端人才通过“直通车”取得了教授级高工职称。

  “已经有3个海归高科技人才加入我们,他们落户、回国办事等等现在都很方便!”Emokit创始人魏清晨高兴地介绍,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创始人,魏清晨深感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政府对于吸引海归人才的很多优惠政策,在国外都没有的。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做起来会困难得多。”

  改革的推土机推掉了影响创新的壁垒,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三驾马车”有机结合、持续发力,为中关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2017年,中关村新设立科技型企业近3万家,日均新设立约80家。

  以服务展现担当——“权力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

  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离不开服务的悉心浇灌。

  “作为全国首个‘有限、服务型’政府机构,中关村管委会没有行政审批权,也没有其他条条框框。权力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翟立新介绍。

  1998年5月8日至12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试验区管委会承办第一届中关村电脑节

  实行“一企一策”,加强对企业的精准服务;“一产一策”,制定实施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促进政策;“一类一策”,制定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瞪羚”企业的政策措施,从前沿项目挖掘、创业孵化、落地服务、投融资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支持;“一处一园”,中关村管委会每个处室联系一个分园,分管委领导定期到分园对接服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2014年6月12日,全国首个大规模集聚早期创新创业要素的特色街区“中关村创业大街”在中国海淀图书城原址正式开启。通过“政府引导”结合“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为科技创新创业者提供创业扶持

  注重研究把握创新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市场化筛选项目机制。比如,对于示范区前沿项目的筛选,从传统闭门专家评价方式转变为公开路演方式选拔项目,专家结构由技术专家为主转变为技术、投资、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等多门类专家组成。在科技金融资金使用上,重点跟投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挂牌上市支持资金以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或A股市场上市为前提条件,创投风险补贴支持资金以企业获得创投机构投资为前提条件。

  “你们这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计划融资200万,出让百分之二十的股权”“你们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6月22日,由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等主办的科创大赛半决赛路演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97家创新型孵化器、29家大学科技园、26家特色产业孵化平台……一个多层次的创业服务体系在中关村形成。

  超过500家产业联盟、协会商会、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活跃在中关村,“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2016年7月23日,中关村国际创新周开幕式暨中关村智造大街开街仪式启动

  与此同时,为防止利用公权力影响谋取私利,中关村管委会还始终注重制度建设,对重大项目、重大专项资金使用制定量化支持标准,规范流程,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实行政策公开、项目公开征集,政策支持结果外网公示,强化社会监督,增强政策透明度。

  2016年3月29日,全国首个由高科技企业、相关机构及个人自主发起、致力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服务的社团组织——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在海淀正式成立

  “中关村现在的创新生态就像一处‘涌泉’。”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尹卫东说,独特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了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创新引领作用已开始显现。

  促精神薪火相传——“我们都得了创新创业的‘病’”

  “中关村人的身上,都有一股劲。”很多受访者这样说。

  科研成果前脚走出实验室,后脚就迈进工厂大门,教授、科学家也能以个体身份办公司——1978年的美国硅谷之行后,中国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便多了一个念想:“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1980年10月,在中关村一间闲置仓库里,他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他一生创办的20多家企业均告失败,但谁也不会忘记,他是那个播下种子的人。

陈春先等创办的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当年发达国家用386电脑时,只卖给中国286电脑,认为中国人不能做,结果我们憋出来了。”柳传志多次用“憋”字形容创业历程,1984年,柳传志等11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计算所传达室那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中创办了联想,“当时资金、技术、管理、净资产都不是一个‘吨位’的,但咱有这么一股劲儿去拼。”

联想创办地址

  2007年10月,5次冲击IPO的金山终于在香港挂牌上市。时任金山总裁雷军却认为自己“做得不怎么样”。十来个人熬了一锅小米粥,庆祝之后,40岁的雷军再度启程创业,创办小米。他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五六年时间。“把公司名字叫小米,就是希望发扬‘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发扬创业精神。”雷军说。

  “坚持是一个成功创业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我碰到的很多企业家、创业者都是以奋斗为乐。如果每天没有努力,我这一天会过得不太踏实。”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说……

  “一张桌、一间房、一层楼、一幢楼”,40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名字感染着中关村人,也塑造着中关村人。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产业报国的奉献精神。”翟立新这样总结中关村创业者的精神。这是中关村独特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已经成为支撑中关村持续创新引领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中国合伙人”

  精神的涵养是自觉行动,更离不开悉心的引导与培扶。中关村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企业家作用。

  “一些企业家赚了钱就干别的去了,但中关村的企业家大多不会这样,他们都是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很多年,不断探索不断进取。而且成功后还会反过来帮助新生代创业者。”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洁尘介绍。企业家、投资人、创业导师和社会工作者,活跃在中关村的企业家大多集四个角色于一身。实现了中关村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及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承。

  如今,活跃在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目前已超过1万名,年轻的创业者们在中关村随处可见。与早期创业者须赌上自己的全部身家不同,鼓励创新的各种扶持政策和活跃的风险投资,显著降低了创业者的试错成本,但创业者身上的那种勇于创新、不懈奋斗的精神却薪火相传。“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跟我一样,凑在一起,每天琢磨做点事情创造价值,这个地点就在中关村。我们都得了创新创业的‘病’。”墨加科技创始人姚树奇笑着说。

中关村海淀园青年科技精英纷纷加入党组织

  中关村的4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生动实践的缩影,其所标注的,不仅是中关村人自我改革、自我超越的奋斗历程,更是一个国家追赶世界、引领时代的恢弘图景。具有创新创业历史传承的中关村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迈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

视频
新时代新本领_第12期_视频.jpg
专访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党组副书记、主任翟立新

  1.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首中关村的创新创业之路,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翟立新:一是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发展大局中体现使命担当。40年来,中关村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要求,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承担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中关村发展,使中关村每一步都打上了国家战略符号,发挥着改革探路者和创新排头兵的作用。

  二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释放科教资源创新潜能。中关村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多年来,中关村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紧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科教资源的源动力作用日益突出。

  三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中关村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汇聚了创新创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和各类专业服务人才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形成创新创业合力。中关村持续优化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才支撑体系,使各类人才都有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作用,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创业投资、科技服务、社会组织发展,不断优化示范区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协调服务职能,以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体系整体效能。

  2.中关村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上有哪些精神和特质?

  翟立新: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30年来,诞生了联想、方正、紫光、用友、搜狐、百度、新浪、中芯国际、中星微、京东方、龙芯等一批代表性科技公司。特别是近年来,京东、小米、奇虎360等一批新生代科技企业快速崛起。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具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开拓能力强、商业模式新、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

  中关村一批批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积极参与全球科技经济竞争,企业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0年来,中关村一代代企业家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创业精神不断传承,新老企业家坚持传帮带,大小企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双向创新,这些塑造了中关村企业家身上的鲜明特质,归纳起来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产业报国的奉献精神。这也是中关村独特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已经成为支撑中关村持续创新引领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3.中关村在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独特的工作方法?

  翟立新:中关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关村5周年和中关村园区设立30周年。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关村时指出,“发展中关村、建设高新区这步棋是走对了。作为我国第一个高新区,中关村在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中关村创新发展成就,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关村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工作的肯定。

  我们的主要做法:

  首先,强化使命担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关村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实验田”的作用,打破体制机制束缚,不断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率先开展了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建设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开通外籍人才在华永久居留、企业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和“高聚工程”人才落户三个“直通车”。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设立“新三板”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投贷联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改革试点。中关村各个阶段的改革政策、管理模式、发展经验,大部分已经辐射推广全国,不少做法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

  第二,推进作风建设,精准服务企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市委实施意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行“一企一策”、 “一产一策”、“一类一策”等支持政策,建立中关村管委会“一处一园”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市场、社会“联合治理”模式,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治理格局。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资金管理。对重大项目、重大专项资金使用制定客观量化支持标准,规范流程,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实行政策公开、项目公开征集,政策支持结果外网公示,强化社会监督,增强政策透明度。

  第四,注重党建引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关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令畅通;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到警钟常鸣,教育警示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拒腐防变。

  面向未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改革引领、创新引领、产业引领和区域引领,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