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时代·新本领 > 微课堂

强化自主创新,攻关核心技术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07-17 07:0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 赵红卫

  问:在参与研制“复兴号”过程中,您主要负责哪些工作?哪些奋斗故事让您记忆犹新?

  答:在“复兴号”的研发中,我主要负责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其系统相当于动车组的“大脑”和“神经”,负责完成动车组上的高压、牵引、制动、辅助供电、车门、空调等的控制、监视,以及车上所有控制信息和故障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功能,是动车组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前,不同型号的动车组不能互联互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不掌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技术。这就好像人没有自己的大脑一样,不能相互理解,更谈不上沟通合作。

  研发“复兴号”的时候,我们就下定决心攻克这个难题。然而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可循。于是我们反复深入研究动车组的通信、控制及响应特性,确定了实现互联互通的几个关键要素,即在通信层面实现控制指令和设备状态的信息共享、在电路上实现安全环路的信号互通、在司机操作和处理界面上实现互操作;我们还制订了网关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列车级信息传输协议、控制逻辑和功能需求等系列指导文件并监督过程实施。我们自己制作网络芯片、网卡和网关,自己编写网络软件的所有源代码。我们的研究团队最多时包括研究机构和主机制造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数十人,先后进行了几十次互联互通相关的地面测试、环线静态测试及正线动态测试,工作从炎炎夏日一直延续到寒冷的冬天。最终我们团队实现了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全部自主化,使动车组真正有了“中国脑”。

  问:当前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目前,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高铁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输效率世界领先。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

  创新无止境,奋斗不停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探索试验无禁区、投入运营必须安全可靠的原则,全力推进智能高铁重大科技攻关。我们准备在京沈高铁率先组织全面的智能高铁技术装备测试检验,做好自主化列控、自动驾驶、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智能变电所、基于北斗及BIM平台的应用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试验验证,推进智能高铁技术实现新突破,试验成果将在京张高铁开通时投入应用。在京张高铁和京雄城际铁路的建设运营中,进一步攻克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列车,实现动车组自动驾驶,采用智能化调度和防灾预警等系统,同时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智能服务,推动中国高铁综合技术创新领跑世界。

  问:中国高铁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上诞生的,成功地从追赶者“蜕变”成为引领者。回顾高铁发展史,对于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您有怎样的思考和体会?

  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对此,我们深有体会。强化自主创新,要认清形势,坚定自信,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勇于拼搏奋斗、追求卓越、赢得胜利。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战略、目标引导,重视基础研究,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攻坚克难。要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创新成果,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努力把创新的主导权、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从“大脑”到“心脏”全部“中国创造”。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铁路科技创新工作力度,把中国高铁的名片擦得更亮,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高铁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