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蕴藏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是学习研究阳明思想的首选读本。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均对此书推崇备至,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其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王阳明(1472--1529),本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明史》赞其“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清代王士祯赞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传习录》既是阳明心学体系的集中体现,又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历史发展的一部重要典籍,还是一部可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四书集注》比肩的心学经典,里面句句箴言足以让熙熙攘攘的众生驻足拭目,为封建社会后期发展变革程朱理学奠定了深厚基础。其倡导的学术思想更是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对后世影响巨大。
《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分为前言、序、传习录上中下卷、附录《朱子晚年定论》、王阳明简明年谱等。全书不但语言生动活泼、善于用譬,而且一字一言常带禅机,散发着智者的光芒,如万顷碧海广而无涯,似巍峨群山深不可测。领会其中要义需日积跬步、潜心切问、笃志近思,方能“闻其言,如日中天,睹之即见;如五谷之艺地,种之即生。不假外求,而真切简易,恍然有悟”。
《传习录上》为王阳明升南京太仆少卿,顺道回故乡省亲,与弟子、妹夫同舟归越途中论《大学》主旨的谈话,主要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格物”是“诚意”的工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传习录中》为书信八篇,回答了关于本体的质疑及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并阐释了王学的主要内容、意义、宗旨及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传习录下》主要内容是“致良知”,是阳明晚年对其毕生思想的综括与总结,提出“满街都是圣人”“本体功夫合一”等观点,特别是“四句教”的阐述,更是将致知的功夫与正心、诚意、格物贯通起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学”重在心,如何发明本心、重建心体,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问题,也是全面理解“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的关键。“心是行之本,行为知之用;行是知之体,知为行之用。”如果“心即理”是哲学本体论,那么“知行合一”即是工夫论,“致良知”则是现实建构论。三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多维度存在且互养共生,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或讲话中提到王阳明或引用王阳明的学说,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毛泽东曾对《传习录》逐字逐句作批注,孙中山为探索救国之路也曾潜心研学……这充分说明了《传习录》内涵丰富、魅力无穷、价值巨大。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走进王阳明气贯长虹的心学世界,才豁然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不虚。治事为人,应将这种“真精神”融入血脉,以激励自我学思、践悟、笃行,以永远在路上的精察之心“日夜精进、毫不止歇”。如此,必将长风破浪、鲲鹏万里,直抵光明的彼岸。(湖北省公安县纪委监委组宣部 陈白云|责任编辑 郭力萌)